Row ID | Full name in Chinese/中文全名 | Full name in English/英文全名 | Gender/性別 | Current Year of Study/目前就讀的年級 |
---|---|---|---|---|
1 | 高梓涵 | Gao Zihan | Female/女性 | Grade 6/小學六年級 |
2 | 黃子㬢 | Huang Zixi | Female/女性 | Grade 6/小學六年級 |
3 | 黃子恒 | Huang Ziheng | Male/男性 | Grade 6/小學六年級 |
我們三位是剛從大陸來香港的同學,我們在香港的學校總會遇到聽不懂和不會講的廣東話。因為我們上課會聽不懂,導致我們有作業不會做,學習進度跟不上的情況。
除了日常學習之外,我們的社交圈子也會因此受到限制。我們和班上的同學語言不通,沒有很多共同話題之下,導致我們在學校並不容易交到朋友。
在香港社會上,少數本地人可能對普通話使用者態度冷淡,甚至表現出不耐煩。我們會遇到少數的語言歧視和偏見。
我們運用了App Inventor 將Google翻譯器,多鄰國的遊戲網站及Teams 的閱讀報告功能等部分集合為一,展示出我們心目中的程序。我們希望這個程序在實現教學多樣性的同時,能利用人工智能照顧個別學習差異。我們想到我們學校英文科日常都會讓學生運用Microsoft Teams 內人工智能進行朗讀錄音練習,練習朗讀英文課文。我們靈機一觸,覺得如果我們能夠用同樣的形式練習粵語就再理想不過了。可惜我們發現Teams的閱讀報告功能在中文朗讀方面,暫只支援普通話。
在我們的展示中,我們運用了Teams的普通話閱讀報告功能板面,期望讓大家看到人工智能如何通過對比,給出學生閲讀准確度和錯誤點。如我們將來能將同樣的人工智能模式應用至粵語練習上,對剛從內地來的香港的小學生會帶來莫大的幫助。
我們的方案是圍繞著粵語展開的。首先,剛來到香港的大陸同學主要的問題是在陌生的環境語言不通。我們想從第一身角度,為剛來從內地來到香港的小學生,設計一個粵語學習資源的綜合平台。
其次,我們所創建的程序有一個有特別之處。我們希望能加入香港小學中國語文教科書內的課文朗讀練習,運用AI 將同學的錄音練習進行分析,從而自動䆁出報告及從報告中的資料進而產生出個人的粵語朗讀教練。
其二,我們加入了粵語遊戲學習。我們希望同學會愛上學習粵語且快樂的學習粵語。我們不希望只是讓同學死記硬背粵語發音,有讓學生對學習粵語感到厭惡的機會。
最後,這個方案的最特別之處:意見問卷。它能讓使用者匿名反饙,更加自由地表達意見,好讓我們知道此程序的缺點在哪裡,在後面加以改正,爭取做到完美。
Person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tatement (PICS)/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1. The personal data collected in this form will be used for activity-organizing, record keeping and reporting only. The collected personal data will be purged within 6 years after the event.
2. Please note that it is obligatory to provide the personal data required.
3. Your personal data collected will be kept by the LTTC and will not be transferred to outside parties.
4. You have the right to request access to and correction of information held by us about you. If you wish to access or correct your personal data,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 at lttc@eduhk.hk.
5. The University’s Privacy Policy Statement can be access at https://www.eduhk.hk/en/privacy-policy.
- I have read and agree to the competition rules and privacy policy/我已閱讀並同意比賽規則和隱私權政策。